疫情期间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以信息化助推学生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4-15查看次数:0作者:张林伟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发挥学院特色,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助推学生工作有效开展,收到较好效果。学院在2月初就已将全体老师的工作联络转移到钉钉,320日正式建立E港集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钉钉组织,全体师生1436E港家园相聚,目前已实现了全院沟通畅通、智能办公、高效服务。

强化信息化思政教育

疫情期间学院仍然坚持“一周一会议,一周一主题”,召开E港线上周评会,以院长第一课拉开序幕,目前为止累计召开8次、共计7594人次参与,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安排的贯彻落实,将学校部署的工作融入会议主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由于线上形式不限时空,近期的周评会也吸引力不少毕业班的学生,真正实现了E港大集会。

每周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通过线上培训,加强学生干部思政教育,总结上周工作,部署下周安排,确保院级、班级学生工作井然有序,实时掌握学生以及班级动态,及时为之排忧解难。定期召开支部学习会、汇报会,加强疫情期间学生党员思想引领作用,听取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组织学生党员联系班级推进学生健康打卡,定期收集各大求职平台的招聘信息整理推送、服务推进就业工作。

推进信息化智慧办工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点,自要求学生每日健康打卡以来,运用函数工具整理分析学生打卡情况、位置变化情况,通过钉钉实时联系学生催打卡,核实掌握情况,切实提升健康打卡工作效率。

自搭建E港钉钉架构以来,面向学院师生的返岗/返甬审批、材料报送、学生请假、困难补助申请、调查评选、活动经费审批等事务性流程都在E港钉钉工作台陆续上线,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实现了管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在线上开课以来,学院一直鼓励同行听课学习,院领导、专业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都会在钉钉班群随班听课,了解学生课堂情况,并通过平台表单定期收集整理师生互评、迟到旷课、作业提交等情况,并统计制作图表在班会、周评会上PPT展示,引起学生对线上学习的重视。

毕业班学生工作通过线上平台的信息排摸、数据整理后,通过钉钉日程的建立,组织由专业主任召集、班主任汇报、各实习指导老师和院领导参与的分专业就业研判,并针对班级学生现状,具体分析未就业原因、提出多级联动帮扶举措。专升本学生在此前成立虚拟班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线上学习讨论和交流,3月下旬专升本计划出台、考试报名后,学院通过信息化手段、按不同专业分组召开了考前动员暨交流会,院领导、专业主任、班主任、联系辅导员和全体专升本同学一起在线上面对面进行备考要点和注意事项的指导,传达专升本报名情况的最新消息和相关政策,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复习进度、共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开展信息化线上活动

E港集团通过信息化多样形式开展线上活动,“E”起抗疫。学院借助钉钉软件的多项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例如通过视频会议,组织各支部开展线上团日活动,实现全院班主任及所有团支部100%参与。同时组织学院团日评比活动,通过线上远程汇报,利用平台投票功能,评选优秀支部,提升支部建设过程的凝聚力,增强支部及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平台运动功能,组织开展“E起运动”活动,号召E港师生在上课之余,坚持进行运动打卡,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正在筹备组织的还有“E起阅读”、“同唱‘E’首歌”等线上系列活动,丰富疫情期间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此外,学院通过E港平台定期组织线上教学调查,并评选“E港学生最喜爱的线上课堂教师”和“E港线上优秀学习标兵”, 贯彻落实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强教风与学风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疫情期间,多举措在实践中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助力学生工作创新发展,实现防疫期间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