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青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等联合主办的“挑战杯”竞赛向来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作为两年一次举办的浙江省第六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已成为社会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各高校争锋竞逐的“蛋糕”。 我校的“风兰”团队、“清塘”团队及“海丝”团队一路披荆斩棘,通过层层筛选,成功杀入总决赛,与全省600余名师生的146件作品角逐较量。
“风兰是一类兰花的珍惜品种,如何以风兰为开发对象,深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何月秋、林立等老师指导,顾振炜、陈欣等学生组成的团队成立了“风兰”公司,开发了风兰植物组培技术,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横溪镇清塘村是个空心村,如何利用旅游专业知识,对清塘的古村资源进行‘活化’”,由李泽锋、谢瑜博等老师指导,毕童超、吴慧静等学生组成的团队通过以“精灵主题村”为设计主线,将清塘打造成一个“活化空心村”的样板工程,成为唯一一个以“软产品”创意设计闯入决赛的团队。“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而现有的海丝遗迹面临的生存的危机,如何保护和利用海丝遗迹”,由傅祖栋老师带领、朱诗怡、王玉珍、张清帅等学生组成的浙研社,对36处宁波市海丝遗迹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这些团队的作品或创意十足,或解决现实问题,成为“挑战杯”竞赛的明星产品。
今年的“职挑”共涵盖产品创意设计、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创业计划与社会调研论文四个类别。为孕育、推动我校更多的挑战成果,校团委不断健全和完善竞赛机制,注重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匠心逐梦、创新致远”的理念融入到“挑战杯”的人才培养机制中。今年,校团委更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积极整合资源,通过举办校内竞赛、开展作品研磨会、组织模拟答辩等,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在项目选题、团队组建、项目培育、竞赛辅导等方面统筹协调,保证了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并为项目取得优异成绩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