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科网》:宁波高校学生调查“海上丝绸之路”遗迹

来源: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17-07-10

   近日,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会学生继去年调查甬江流域16处海洋文化遗迹后,再次组成“海丝·寻踪”调查小分队,继续对其他12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进行实地调查走访。

  该校的学生社团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9年,主要致力于地方文学的研究和地方文化遗产的调查。自成立以来,该社团每年暑假都会组建小分队开展“宁波市文化遗产”调查,至今已经对宁波市名人故居、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战遗址、甬江流域海洋文化遗迹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同时会将他们的调查发现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保护文化遗产,或者将成果提交相关部门作决策参考。该社团也已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团。

  今年,他们通过对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的调查,发现这些遗迹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曾经繁忙的英国领事馆,现已人去楼空,门上贴着一张某部队施封的封条。里面杂物堆积,窗户玻璃残缺掉落,围墙外杂草丛生。宝云寺遗址上已建了某小学操场,一旁的纪念碑周围杂乱不堪,随意摆放着公用拖把和共享单车,上面还拉起了晾衣绳。天宁寺塔设在路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由砖瓦构成的塔身已有破损现象。天封塔内涂鸦比较严重,楼梯比较狭小,“小心碰头”这类标志不够明显,很容易碰头。句章古城遗址几乎没有人去过,除了前几年有些考古人员造访过,甚至有些本身就住在附近的村民都不知道这还是一个“海上丝绸之路”遗迹。

  宁波先民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迹。但是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遗迹,却缺乏足够的保护。70%的市民认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保护“一般,基本遗迹保留”,而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63%的人认为是“遗迹保护部门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使其不受关注”,51%的人认为是“市民对遗迹保护认识水平不高,导致随意破坏”。

  调查也发现,90%的人表示想了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64%的人赞成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同样也有64%的人表示会参与到遗迹保护的行动中来。当然,市民对如何保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61%的人认为当下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其次是“市民保护意识不够”。76%的人认为遗迹的保护应在“保护遗迹意识的宣传推广方面”予以改进,同样,71%的人认为加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保护的最佳对策是“构建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传播体系”。

  调查小分队呼吁:“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不能被遗忘,希望每个市民都能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一起寻找宁波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根脉。

    来源:《宁波教科网》2017710

  链接:http://www.nbedu.gov.cn/zwgk/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52517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