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商报》:导师设摊“招生” 学生自主选择

来源: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07-07-01

本报讯 (傅祖栋)近日,9名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艺术学院外聘的高级设计师和学院的5名资深教师在该校艺术大楼 “摆摊设点”,进行工作室 “招生”,而艺术学院20404级本科生和05级专科生在双向选择见面会上自主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导师。

所谓 “工作室制”,是指学生在接受了学校两年培养后,从第三年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方向,进入相应的工作室学习。工作室组成人员由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决定,每个工作室配备1216名左右的学生,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学年的教学任务。

据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潘沁介绍,此举意在进一步加强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并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现学生的“准就业”。采用该教学模式不仅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改革了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式,一改过去对学生的评价一味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而充分利用课程论文答辩、课题设计、工艺技能等多种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师生“双选制”促进教学相长

此次见面会上,艺术学院对14个工作室的导师简介、工作室创新点、毕业创作效果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展示,204名学生在观看了工作室的展板后,可以选报两个志愿。在报名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各个专业方向的导师可以通过考试来选优。

潘沁院长介绍说,“双选”是根据学院专业教学的特点设立的。通过“双选”,教师们开始意识到要增强自己的实力,要走出实验室,多和学生交流,从而促进教学相长。学生们的选择空间大了,但要想找到满意的导师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双选”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培养方向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学院的工作室由宁波设计界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级设计师和学院资深教师组成,各工作室分别研究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品牌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研究应用工作室、会展设计与工程管理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针对不同的方向把专业做得更专、更细、更精,有效地实现了专业和市场的拓展。同时,14个工作室的导师分别具有配合工作室专业实践的企业,如宁波柏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波左右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等,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强化训练。通过实战式的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实现学院分方向培养的目标,以满足市场日益细分和专业化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经过前一年工作室培养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王宇捷、丁兴、朱凌峰等学生参与设计的 “稻香村”、“食品添加剂”、“田园牧歌”等三个作品入选了去年的中国食品博览会。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2007年宁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上,该校艺术学院150余名学生创作的180余件作品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其中,艺术学院十大“工作室”之一的“王柄根工作室”学生设计的部分家具已经由厂商制作成了成品,相关学生也赢得了一些民营企业递来的橄榄枝。

文章来源:《东南商报》  2007630  A18  中国宁波网http://www.cnnb.com.cn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