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2+1”人才培养模式不拘一格育人才——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人才培养纪实

来源: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07-06-25

从一年前艺术类专业实行“工作室制”到今天工作室学生在宁波美术馆举办优秀毕业作品展;从顾振免费赴英国知名设计学院游学到木球队代表中国出征第二届世界木球锦标赛……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多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当我们近距离来品读它时,才体会到,正是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大胆创新,才使这个逐渐显现办学特色的学校日益展现出英姿焕发的风采。

三年来,学校坚持依托企业,走校企联合、产学结合之路,进一步深化了“订单式”、“顶岗实习”、“工作室制”等“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打“组合拳”,搭建就业快车道,打造“职业人”。所谓“21”模式,就是指新生入学后头两年在该校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途径完成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修读,第三年进入企业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训,然后进行半年顶岗实习。目前,该校从起步时只有3个学院,7家企业,大约二百余名学生参与发展到今天7个学院分别与32家企业签订“2+1”合作办学协议,并已开设“慈城金源班”、“开元班”、“浙仑海外班”、“威隆班”、“金网班”、“九龙物流班”、“真知景观班”和“立仁班”等“2+1订单式”培养的班级,仅去年9月就有1029名学生走上了通过“2+1”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2+1”模式培养的学生充分了解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熟悉了基本的业务操作内容和流程,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从而增进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企业培养了所需后备人才。

模式一:商务学院“九龙模式”

采访对象:周燕丽(女,商务学院“九龙物流班”学生)

受访者的话:在这段实习生活里,我最主要是学到了一点:面对挑战,只要选择坚持就一定能胜利。我做的是调度,开始根本不懂调度流程,经常出错,有的时候甚至是箱单已经开出,但集装箱却提不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带我的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由于企业教师长期从事实践工作,他们的讲课更贴近实际,教的更多的是经验性的东西。通过在“九龙物流班”的学习,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我们班的黄斌,顶岗实习不到半年,月薪就已超过五千元,并且已被公司派往台州独立开拓业务。操作客服部的陈燕燕月薪也已达三千元,甚至有十余名客户指定让她做客户服务。

商务学院做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大专学生通过自愿报名,经九龙物流公司面试、考核后组成“九龙物流班”。这些“2+1”学生前两年里在学校完成了基本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第三年第一学期的模块课和实训课程全部由九龙物流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承担,第二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业务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为以后正式参加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而缩短了作为“大学生”和“社会一员”角色的差距,正如九龙物流公司总经理林建华先生所说:凡是“九龙物流班”的毕业生,如果有找不到工作的,尽管可以来找我。

模式二:信息学院“金网模式”

采访对象:张立挺(男,信息学院“金网班”学生)

受访者的话:作为实习生,没有了大一、大二时的轻闲与自由,我开始意识到了工作的压力和紧迫感。像《网络综合布线》、《Lotns  Notes》、《软件工程》等几门实训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亲自给我们讲解,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正因为明白这次的学习机会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工作,所以谁都不敢松懈,上课都很认真专心。带着新的学习心态,我亲手操作了交换机、滤油器、跳线等实物,甚至要对着两米高的机柜插繁杂的线头。通过这些具体操作,我才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才懂得了理论知识对实践知识的指导作用。

信息学院做法:学生通过一年在企业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利用企业真实完备的现场条件、丰富的技术人力资源、良好的职业岗位、完善的职业培训和企业文化熏陶,使所学知识在实践岗位上得到充分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式三:艺术学院“工作室模式”

采访对象:王宇捷(男,艺术学院“徐晓东工作室”学生)

受访者的话:为了迎接食博会,刚到实习单位,导师就给我们定了方向,要求我们几个实习生与员工一起策划几个方案。开始时,导师叫我们几个和其他几个员工一人策划几个方案,先形成初步方案。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辛的,因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有些很难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让我们在策划方案时碰了不少壁。许多方案因为不成熟和消防不过关等一系列原因而被淘汰。方案初步制定好后,导师将我们的方案与他自己的方案组合成一个总方案,然后召集我们集中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最终到方案确定后,经过与几家公司的竞标,我们设计的田园牧歌,稻香村,食品添加剂等三个方案,因为新颖有创意而入选食博会,并投入施工。实习中学到的技能,必将成为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艺术学院做法:20066月,学院在全省高校率先启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首开室内外装饰设计、商业信息设计、会展设计与工程管理、室内外艺术品设计、媒体艺术设计等10个工作室,三维动画设计、动漫设计等工作室也即将开放。工作室导师由宁波设计界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级设计师和学院资深教师组成,一般具有配合工作室专业实践的企业。各工作室研究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组成为1015人,导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学院专门建立“工作室网站”,各工作室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首期“工作室制”学生的优秀毕业作品展于612在宁波美术馆举办。日前,艺术学院在与行业、企业联办“维新纺织品研究所”、“城市艺术研究所”、“宁波家具设计研究所”等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行业化设计研究所群,以形成工作室和研究所共同服务于宁波各类企业的各个设计领域的局面。

模式四:旅游学院“开元模式”

采访对象:罗云研(女,旅游学院“开元班”学生)

受访者的话:刚进入酒店时,我主要在中餐厅服务。随着经验的积累,后来转到了宴会厅、西餐厅。每次的不同尝试及不同地方的实习都让我受益颇多,更让我由此积淀下了很多经验。其实,实习工作远比学习生活辛苦:要轮岗,要加班,很多时候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下班。通过实习,我懂得了:工作是很讲求效率的,不能用昨天的能力去解决今天的事情,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明天的事物。

旅游学院做法:为确保“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超前性、系统性、实用性,该院与开元集团紧密协调,理顺思路,创新手段,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清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积极推进:以严把关口为前提,校企共同做好选拔工作;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以严格管理为手段,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考核;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提高岗位技能水平;以企业文化为龙头,校企共同塑造人文理念;以明确责任为基础,校企共同承担培养风险。

模式五:环境学院“真知模式”

采访对象:贺虹艳(女,环境学院学生)

受访者的话:我在萧山真知景观培训中心的一个模拟公司实习。所谓模拟公司,其实跟现实中的公司相差无几,只是它的资金是虚拟的,一个公司资产是一百万,实训过程中就看经营状况来加减分从而实现资金的流动。在模拟公司,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头衔,担负着不同的责任,我在公司里担任的是副总经理兼董事长,分管两个公司。同时,我除了要跟总经理常沟通,让她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外,还要跟总工研究每个实训项目的具体操作、工程进度等。假山地形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在这过程中,我担任了项目负责人。做地形必须要先有设计,做设计必须要有目标,有理念。如果工程受阻,那么公司就会亏本,怎样使公司盈利,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实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同事间精诚合作的重要性。

环境学院做法:杭州真知景观实训实践教学不以生产性为目的,而是根据学员的知识与技能能力基础为依据,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结合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特点,按照岗位技能模块开展专门性的、针对性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董事会、校长(内部称总经理)、教务办、学生办等部门各司其职。学院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前两年的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行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后一年(确切地说是半年多时间)到杭州真知景观实训中心进行技能再训练以及岗位实战训练,然后到有关企业进行顶岗工作实践。

文章来源:《宁波晚报》  2007年6月23  A12  中国宁波网http://www.cnnb.com.cn

上一篇:下一篇: